紫金县牙周病:最常见但最容易被“混淆”的口腔疾病-永康牙科诊所
欢迎来到永康光大口腔医院官网!
免费咨询热线
当前位置:永康口腔医院 > 牙周病 > 牙周炎 >

紫金县牙周病:最常见但最容易被“混淆”的口腔疾病

时间:2020-12-17 文章来源:永康口腔 点击数:0在线咨询

牙周病:最常见但最容易被“混淆”的口腔疾病 多项研究发现,牙齿的好坏影响全身的健康状...

牙周病:最常见但最容易被“混淆”的口腔疾病

多项研究发现,牙齿的好坏影响全身的健康状况,尤其是牙周病。但据《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》显示:我国全民口腔病患病率高达90%以上,但就治率只有10%,65-74岁年龄组人群的平均失牙数高达9.86 颗35-44岁年龄组平均也有0.88颗


牙周病概述

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,造成牙周组织长期反复感染,早期症状不明显,到患者就诊时往往病情已相当严重,不仅损害口腔咀嚼系统功能,还会严重影响全身健康。有资料表明,牙周病的患病率高达70%—90%,覆盖多种职业和各个年龄段。


牙菌斑是主要原因

牙周病,大多是从牙龈炎、慢性牙周炎过程中逐渐形成的,主要由牙菌斑所致,也就是口腔卫生不良引起的。一般肉眼难以见到,但若任凭生长,牙齿表面会堆积起一层黄白色的、似颗粒状的牙菌斑。


牙周病在我国发病率非常高

 30岁以上成年人中大概有90%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。其中,中老年人的牙周健康率分别只有14.1%、14.5%


② 牙周疾病各种指标显示:城市好于农村,女性好于男性,东部地区好于中西部地区的规律,一般年龄越大,发病率越高;


 牙周病已经成为拔牙的首位原因,超过一半的人拔牙是由于牙周病造成的。

牙周病的常见症状

事实上,年轻人一般都会出现牙龈炎的症状,如:牙龈出血。到了中年,逐步发展至慢性牙周炎,但起初不会有疼痛等明显症状,很少被注意。


口臭

85%的口臭来源于口腔,口腔中的致病菌会腐蚀口内残留的蛋白质食物,产生硫化氢样的气体,形成口臭,可能是牙周病的危险信号。


牙龈红肿、出血

牙龈炎常表现为牙龈出血、红肿、胀痛,可以逐渐发展成牙周炎。平时若出现一刷牙就出血,很可能发展到了牙周炎。

常塞牙

在没有龋齿、天生牙缝大以及牙齿修复等特殊情况下,吃东西时常塞牙,多数是慢性牙周炎的症状。


牙齿松动

牙结石上寄居了很多细菌,它们会释放出大量的毒素,导致牙龈发炎、溶解,与牙面分离,继而发展成牙槽骨发炎、溶解、萎缩,直至牙齿脱落。不健康的牙齿松动一般是牙周病较为严重的情况。

牙周病自检

牙龈炎

牙周病早期表现为牙龈红肿,刷牙出血。及时治疗,此阶段可痊愈。如果不及时治疗,炎症会进一步发展,引起深部的牙槽骨吸收,发展成牙周炎。


轻度牙周炎

可见牙龈红肿,刷牙出血,口臭,患者常常因为不会疼痛而加以忽略。


中度牙周炎

出现咀嚼无力,口臭,牙龈退缩,牙根暴露,出现牙缝,牙床肿痛;因为牙龈的肿痛时起时消,患者认为是所谓的上火造成,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。


重度牙周炎

出现牙齿松动,移位,疼痛,溢脓等症状,无法咀嚼食物,最终牙齿脱落。


牙周病引发全身危机

口腔疾病是世界上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。口腔又是食物进入人体的首个通道,牙周病的发展不仅会导致牙齿脱落,还会进入血液,引发全身性疾病。

心脑血管疾病

经研究发现,人体血管壁斑块中的炎症细菌和牙周炎、牙龈炎的细菌是有一致性。也就是说口腔中的细菌会引发血管壁炎症,形成动脉硬化,促进血栓的形成,增加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。诱发心脏病和脑中风 。有资料显示:牙周病患者因冠心病死亡或入院的发生率比无牙周病者高25%,心梗发生的危险比无牙周病者高2~3倍;10%~30%感染性心内膜炎和25%脑中风与牙源性感染有关。


糖尿病

牙周炎和糖尿病会相互影响,有双向关系。一方面,牙周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,会加重糖尿病病情。另一方面,牙周病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,血糖控制越差,越有利于牙菌斑的形成及牙周病的恶化。糖尿病患者中牙周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高于非糖尿病人群。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,患牙周病的危险性比无糖尿病者高2.8~3.4倍。如果对牙周病患者施以彻底有效地牙周治疗,可改善II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,使其胰岛素用量减少;血糖控制后,牙周病的情况也会有所好转。


慢阻肺

牙周炎患者口中的厌氧菌数量比牙齿健康的人要多得多。当人体咳嗽时,厌氧菌易被吸入气道,进入肺泡。同时厌氧菌会造成牙周组织发生破溃,细菌趁虚而入,进入血液循环,增加慢阻肺的发病率。

胃部疾病

幽门螺旋杆菌是造成胃溃疡、慢性胃炎非常重要的病因,服用药物可以控制并杀灭胃里的幽门螺旋杆菌。但若是同时患有牙周病,口腔中也含有幽门螺旋杆菌,它会再次进入胃部,加大治疗难度。


孕妇早产

人体口腔中有800种菌群,每1毫升唾液中含有1亿细菌,牙龈周围形成的菌斑会随着食物等进入血液,达到一定数量时会引起缺血症,导致孕妇早产。许多妊娠期的妇女都知道吸烟、喝酒对胎儿的危害,但却对牙周病、牙本质过敏和智齿冠周炎等口腔疾病对胎儿的影响知之甚少,希望每一个人都能重视自己的口腔健康问题,争取做到早检查,早发现,早治疗。


健康管理口腔,远离牙周病


随着年龄的增长,老年人的牙龈会出现自然老化萎缩,进一步加重牙周病,导致牙齿脱落。但现实中有些老年人依旧拥有一口好牙。日常如何保护牙齿?


清洁口腔四步走

① 刷牙。做到“饭前刷牙、饭后漱口”。牙刷倾斜45°,牙刷一半放在牙齿上,一半放在牙龈上,小幅刷动,6个面都要刷,也得清洁舌苔;


② 牙刷。健康人一般3个月即需更换牙刷,感冒等疾病痊愈后也需更换牙刷。挑选牙刷时,尽量选择细毛软刷,尤其是孕妇及口腔较敏感者;


③ 牙膏。对于吸烟、喝咖啡等人群容易产生牙渍,平时可适当使用去牙渍等针对性较强的牙膏;


④ 护理。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、洁牙。


适当补充营养素

中老年人是患牙周病的高危人群,与体内的营养成分不足也有关系。

 随着年龄的增长,新陈代谢能力、细胞修复能力都会有所下降,口腔黏膜破损后不容易修复,可适当补充抗氧化剂,如:花青素、白藜芦醇等。


 “齿为骨之余”,中老年人也应适当补充钙质,尤其是更年期时钙流失量较大。


 维生素C可调节牙周组织的营养,有利于牙周炎的康复,平时适当多吃蔬菜、橘子、柠檬等食物。


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合肥光大口腔医院公众号


光大口腔医院微信公众号:hfxakqyy】

二维码
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